中古車買賣-一樁“事故中古車”買賣引發的糾紛
二手車市場的誠信消費問題再次給消費者敲響了警鐘。近日,市民陳女士購買了一輛二手馬3,買回家才知道是輛事故車。車主在經過與車商長達7次的馬拉松談判後,終於決定起訴對方。然而,作為成都車市的著名品牌經銷商,此次三和汽車因二手車引發的糾紛更是發人深省:品牌二手車都不可靠,還有什麼二手車靠譜嗎?
事件起因9.2萬買了輛事故車
7月17日,陳女士花9.2萬元在三和二手車買了輛二手的馬自達3。當時,經銷商承諾“事故車我們不收,所以這個車肯定沒有問題。”為了穩妥,陳女士提出要檢測一下車況,被商家拒絕了:“必須給了全款才能開去檢測”。
陳女士拿到車之後,立馬開到置信和建國兩家去檢驗,沒想到結果竟是:“該車是事故車。”而且,與三和“必須把所有款項付完了才可以檢驗”不同的是,置信和建國的二手車可以先交一千元定金,然後把車開去檢驗,等結果出來後,到底買還是不買,由消費者自己說了算。檢驗結果出來後,陳女士與三和汽車前後談判了7次,但是仍然沒能解決問題。於是,一場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博弈開始了。
事件進展車主和車商要互相起訴
昨日,記者致電陳女士,對方表示:“我們已經給三和汽車總裁辦發了律師函,但是對方並沒有理睬我們中古車買賣。所以,我們只好起訴他們了,目前已經在起草起訴書,本週內起訴書將發給三和汽車,預計下月開庭。”
陳女士說:“7次談判都是我們主動找三和來談,希望解決問題,結果三和並不能給我們解決問題。”在這7次談判期間,陳女士不僅找過媒體,還找過相關律師諮詢,提起這條痛苦的維權路,陳女士表示“以後再也不敢買二手車了。”最終,陳女士表示,“我們只能通過法律的途徑來保護自己的權益了。”
隨後,記者致電三和汽車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這個消費者存在訛詐的嫌疑,我們可能會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然後,對方就以“有什麼問題請與三和汽車企劃中心公關負責人聯繫”為由掛斷了電話。記者再次致電公關負責人,對方電話一直處於忙音狀態。記者輾轉聯繫到三和二手車總經理,說明來意之後,對方很客氣地表示“此次事件請與營銷企劃中心聯繫,我不作任何說明。”就這樣,幾番打聽下來,記者仍沒打聽到車商解決問題的最新進展。本報將繼續關注該事件的發展。
各方討論消費者:品牌都不可靠誰還敢買二手車?
記者在走訪了多位消費者和成都二手車市場過後得知,目前二手車市場缺乏產品、服務等行業規範標準,以至於二手車市場消費缺乏誠信等等問題。不少新車車主表示,對二手車市場望而生畏,不敢輕易購買二手車。一位剛剛買了一輛二手馬6的李先生表示:“幸好
我從來不去二手車市場看車、買車,我的二手車基本都是從朋友那裡買來的,對車況知根知底,所以買過來也比較放心。 ”在記者隨機調查的近20位消費者中,大部分消費者都表示,“本來就覺得二手車不放心,如今品牌二手車都出現這種狀況,以後我們就更不敢買了。 ”
業內人士:二手車市場確實存在問題
據了解,目前成都二手車市場依然存在市場不成熟的問題,基本以“車串串”唱主角,雖然一些大的經銷商目前都擁有了自己的品牌二手車,但是,其收車量和銷車量都不算大。
不收事故車
雖然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品牌二手車也難免會收到事故車,但是大部分正規二手車品牌4S店會盡快將這部分事故車轉手給外地的經銷商或者本地的車串串,一般不會直接賣到消費者手中。據建國汽車集團行政、二手車、量販板塊總經理李勇介紹:“建國二手車堅決拒絕事故車,否則很容易影響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美譽度。”
缺乏檢測設備
據了解,在成都的品牌二手車市場上,對於二手車的評估基本還停留在“評估師用肉眼檢測的層面。”一些商家還表示,二手車檢測設
備動輒上百萬,沒有足夠的場地等等對於車商來說,確實存在檢測上的難度。但是,一些負責的車商仍然盡量地滿足消費者的要求,如建國二手車等等,不僅準備了檢測線,還可以任由車主檢測。
亟待政策規範
據申蓉汽車副總裁何凌介紹,目前申蓉二手車的情況也處於起步階段,基本按照各個品牌廠家的品牌管理方式進行管理。但是,“二手車市場確實缺乏相關的標準規範,急需政府部門出台相關規定來規範市場。”一些品牌二手車負責人也表示,作為品牌二手車的經營者,就算為了打造企業品牌,也應該盡量考慮消費者的權益,做好誠信服務。這位負責人還舉例說,“比如某款車確實存在事故的話,應事先告知消費者或主動提供檢測,隱瞞事故確實有損品牌形象。”記者張欣男
□編後語誠信是立業之本
小時候,我們都讀過“狼來了的故事”。故事大致內容是一個小孩閒得無聊,牧羊時三番五次大呼狼來了,大人們在多次上當後,狼果真來了,待小孩子再呼救時,大人們不再相信,結果小孩被狼活活吃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很樸素的道理:不講誠信,說謊話,最終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陳小姐購二手車的不幸遭遇與這個故事折射的道理大致相同。陳小姐好比故事中的大人,那家經營二手車的企業好比故事中的小孩。當企業不斷忽悠千千萬萬個陳小姐這樣的消費者之後,企業最終的命運就如故事中小孩的遭遇。
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誠信這個詞眼,被越來越多的人或機構所看重,都將誠信作為一種行動規範。
尤其是對於一個企業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業之根本,成長之基石。
很難設想,一個不講誠信、不守信用的單位或企業,在現代法治社會會有長久的立足之地和發展嗎?能獲得社會大眾的尊重嗎?
在商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先做人,後做事。
那麼,要如何做人呢?我覺得起碼應該做到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如果一個人連人都沒做好,人品也沒塑造好,做事情也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功。
因此,希望我們的汽車企業,不要只是將誠信掛在嘴邊作為企業的宣傳噱頭,而是應該用手摸著自己的胸口,用良心和道德承諾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 Aug 28 Fri 2009 16:21
中古車買賣-一樁“事故中古車”買賣引發的糾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