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融券、國際板漸行漸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孔聖人的話來形容上證所將於本月23日啟動新一代交易系統是再貼切不過的。

“事”就是上海要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融資這就要求上證所要成為一個國際化的、世界一流的交易所。這是從大的方面說。

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上證所股票交易量從2002年的日均71.56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日均1388億元。我國證券市場的發行、上市、交易、通訊等各環節對技術高度依賴,市場要求交易所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從全球市場看,交易系統的升級換代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

上證所負責人說的好:“新一代交易系統成功上線,將進一步增強本所的核心競爭力,為本所創建世界一流交易所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展開來說,就是要讓上證所在這個歷史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當舖其方法就是完善交易規則、創新豐富交易品種。比如融資融券、國際板、以A股為基礎的期貨期權、衍生產品等。

“器”則是新一代交易系統的啟用。

新交易系統上線的“潛台詞”有二:

其一是為證券市場交易規則的完善奠定基礎。

上證所負責人在介紹新一代交易系統時透露了兩條有價值的信息:技術接口方便未來國際國內各類參與者接入,當舖為上證所國際化業務的拓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今後交易所開展模擬交易業務、交易所託管業務、多品種、多平台業務等提供理想的支撐平台。

一個重要的時點不能忽視:自2008年11月份至今,11家券商完成融資融券聯網測試正好一年。

回想在今年初上證所2009年工作策略發布會上,總經理張育軍就表示,上證所融資融券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2009年將做好融資融券試點工作,爭取早日推出。
同期,上證所與港交所簽訂“滬港交易所更緊密合作協議”,借錢雙方擴展產品的合作將包括交易所買賣基金,牛熊證和衍生證券,以及衍生產品,如以A股為基礎的期貨和期權等。而央行在年中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09)》提到要擇機推出股指期貨。

儘管股指期貨產品的推出事宜已有中金所負責,但作為與股指期貨產品密切相關的交易所,上證所交易系統的升級換代也是保證其安全運行的重要保證。
技術準備完成之後的一項重要工作,必然是對國際資產定價權的追求。這個過程就要通過交易所的產品來爭取、強化這方面的國際地位。而建立國際板是迅速提升國際影響力的一個辦法。

就在本月初,上證所副總經理劉嘯東透露,境外公司在國內發行上市的規則正在製定中,會先設立試點進行推出,至於試運行的具體時間和試點所包含的公司數量則都不確定。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主席李晶預計,未來12個月內,將有幾家紅籌股公司或外國公司登陸上海國際板。據她了解,房貸中國政府層面正在著力推進國際板的啟動。
其二是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出把力。

上海要建成國際金融中心,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有一個國際化的、世界一流的交易所。這就要求上證所增強在國際資產定價方面的話語權。比如紐約、東京、倫敦等都有以其城市名稱命名的交易所。在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歷史進程中,上證所也要與時俱進。

新一代交易系統的啟用就是上證所打造世界一流交易所的一個技術準備。

紐交所、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等外國公司的高管都表態希望能成為上海國際板的試點上市企業之一。

最後,對上證所新一代交易系統啟用的作用可一言以蔽之,借貸即上證所的創新進程將隨著新系統的啟用而顯著加快。於投資者而言,在擁有了這麼多的創新期待之後,我們這個新興加轉軌的市場,想不走好都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ke2008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