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是一種文化,台灣也不例外。稱台中美食推薦台 灣為“美食 島”,或者說“食在台灣”,都不過分。台灣物產豐富,糧食充裕,菜果極 多,禽畜甚眾,漁產亦多。因此,台灣民間講究飲食之風特盛。全島共擁有餐館約10萬家,飲食攤位25萬家,走在台灣大小城市的街頭巷尾,餐館、小食店一家 挨一家。綜觀台灣入的日食三餐、宴賓佳饌和風味小吃,大致與閩萊、粵萊相同,但又有以下特色:

 

第一,台灣的飲食傳統 源於閩粵,但有變化,具有台灣本身的地方風味。例如閩南著名風味小吃“蠓仔煎”,在閩南是以地瓜粉調蠓仔 和蒜葉絲煎成。食前蘸辣醬或姜醋,通常是冬蠓盛時上市。而台灣的 “蠓仔煎”常年皆有,以地瓜粉和嫁仔為主料,配料陳蒜葉絲外,尚有 韭菜、蔥或其葉類菜。食前佐以辣醬、姜醋、沙茶、咖喱、花生醬等。又 如粵民有食蛇者,閩人有食鼠者,而台灣民間鼠蛇皆吃,且創造出別具特色的鼠蛇萊館,比閩粵更勝一籌。 

 

第二,台灣風味小吃特別多。大陸各省有的,台灣無不具備,而且有許多獨具台灣鄉土特色的小吃食品;諸如飲料類的木瓜牛奶、愛玉冰台中美食、 泡泡水、芋頭冰等;糕餅類的金螺、銀稞、大紅色“米糕”等;面食類的度小月面、鱔魚面等;肉品類的貢丸、山河肉、“棺材飯”等;海鮮類的炒生螺、炒九孔、 西施舌、龍蝦火鍋以及彰化肉圓、基隆甜不辣、新竹貢丸;台南鼎邊超;滋補類的四神湯、當歸鴨等,無不有其獨特風味和鄉土氣息。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各地包括各個小鎮,都有名小吃,台灣人對此津津樂道。比如,桃園大溪有豆干,台北淡水有魚丸、阿婆鐵蛋和阿給,台北縣永和市則有正宗 的永和豆漿,新竹縣市有貢丸和米粉,嘉義有雞肉飯,南投有紹興酒做的米糕,台中有太陽餅和阿水獅的豬腳……真是應有盡有。至於蚵仔面線、炒花枝、菜脯蛋、 魚羹、擔仔面等,差不多全台灣的每個小店都有。但台灣朋友會告訴你哪一家最正宗,原因是它已經開了幾十年,或者當初這一家是創始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ke2008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