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咖啡機-印刷廠-讓佔用者搬遷騰退是根本之道

 

 12月12日清晨4點,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古建築拈花寺內的西配殿起火,過火面積達60多平方米。府右街、西直門等消防中隊經過6小時才將大火撲滅。起火原因正在調查中。

  都說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安身立命之本,拈花寺的這場大火能不能再次燎醒某些人幾乎要沉睡的安全神經呢?

古建消防安全嚴重先天不足,稍有疏忽便可能造成千古遺恨

 
拈花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大石橋胡同61號。始建于明萬曆九年(1581年),寺內原建築格局完整。然而就是這樣一座有著400多年曆史的寺院,長期由中國人民大學印刷廠使用。10多年前,咖啡機開始出租一些房屋,如今院裡大概有40多家公司,失火的西配殿租給了一家婚慶公司。

  顯然,這又是一起因違規使用古建築而造成的火災。其實,拈花寺早就出現在北京市文物局消防安全的“黑名單”裡。從2005年底以來,北京市文物局就連續對全市存在較嚴重安全隱患的16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發出了《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其中就有拈花寺。

  但是,2008年北京市文物局對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安全隱患整治工作進行的調研中發現,存在比較嚴重安全隱患的單位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占市級以上保護單位總數的15%。拈花寺依然榜上有名。
水火無情,對中國古代建築來說,消防安全更是嚴重先天不足。古建大多以木結構為主,建築耐火等級低,可燃物多、使用明火多,火災荷載和危險性大,稍有疏忽便可能造成千古遺恨。2004年至2008年,全國文物古建築共發生火災202起,湖北武當山遇真宮、貴州銅仁大江坪川主宮、雲南麗江古城區明清建築群龍神祠、福州鼓樓區南後街三坊七巷等文物古建築被大火燒毀,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12月4日,記者從全國文物安全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全國省級以上文保單位的火災事故已達7起,損失慘重。比如7月25日,四川大學華西校區正在維修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懷德堂發生火災,主樓屋頂被燒毀;9月12日,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鎮安古廊橋發生火災,橋體被燒斷坍塌。沒想到僅僅過了8天,大家還在為這7處被燒毀的文物扼腕歎息之時,讓人心痛的數位就變成了8!

  拈花寺何以反復出現在“黑名單”中?
有的文物保護單位周邊的居民緊鄰古建築私搭亂建,有的直接搭建在古建築的院牆上,通道狹窄,阻礙消防。這次拈花寺發生火災後,就因消防通道被建成房屋出租而影響了滅火進度。還有的,如孔廟國子監、智化寺、法源寺、白塔寺、克勤郡王府、慶成宮等文保單位幾乎被居民包圍,居民的居住安全條件很差,一旦失火必然殃及文物保護單位。近兩年智化寺院牆外的居民住房曾發生過幾次火災事故,所幸撲救及時,未危害到文物。
讓佔用者搬遷騰退是徹底消除安全隱患的根本之道。然而,困難重重,幾成頑疾

  記者從權威部門獲得的資料顯示,北京市共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24處,其中被各類單位佔用的達111處,占總數的49.6%,幾近一半。而這部分文保單位的安全狀況普遍較差,拈花寺是其中最嚴重的一個。

  要徹底解除這些威脅文物安全的隱患,根本之道是讓佔用者搬遷騰退。然而,困難重重,幾成頑疾。

  業內人士分析原因有四:首先,由於我國特殊歷史原因,散戶居民和多家單位佔用文物保護單位,都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無償獲得的,如今要想搬遷騰退有相當大的難度。

  第二,政策法規不健全,缺乏明確的法律界定和有針對性的政策規定。現有法規缺乏相應配套的標準規範、規章制度和實施細則,搬遷騰退、居民補償中的具體規定等,缺乏可操作性。

  第三,北京地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產權單位和使用單位關係複雜,涉及中央、軍隊、市屬、區屬等不同單位,現有管理體制無法有效協調和管理這種隸屬關係複雜的文物保護單位,致使文物安全隱患整治工作難以落實。

  第四,資金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雖然市政府每年增加排除文物安全隱患的資金投入,文物單位也籌集部分資金進行整改,但是要滿足所有文物保護單位隱患徹底整治的需求,所需資金缺口仍然巨大。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市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內及周邊有居民4155戶,要搬遷騰退,搬遷費就需4155戶×80平米×每平米3萬元=99.72億元,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內拿出這麼巨大的資金實施搬遷。

拈花寺原貌。

拈花寺西配殿被大火損毀後露出的房梁。

但願拈花寺成為最後一個

 細細想來,無論是業內人士分析的哪種原因,歸根結底只不過兩個字——利益!站在利益的角度,各方都有極其充分的理由,然而如果站在人類歷史遺產的角度來想一下呢?

  為了保護北京城的這些文化遺產,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奔走呼籲;為了保護北京城的這些文化遺產,無數人作出了犧牲。如今,先人們把這些珍貴的遺產交到了我們手上,我們該怎麼做?!

  做些什麼吧,做些有意義的實實在在的事吧!要不然,或許拈花寺的今天,就是國立蒙藏學校、呂祖閣的明天,還有廣化寺、智化寺、康有為故居、會賢堂、京報館……

  我們不能說管理者和使用者無所作為。記者從網上搜索得知,2005年文物局下發責令整改通知,2007年文物局提請法院強制拈花寺的產權單位和使用單位消除安全隱患,2008年寺院產權單位召開騰退事宜協調會……工作似乎一直在做,但一直沒有明顯效果。

  2003年,武當山遇真宮遭遇烈火焚身的厄運,讓很多人痛心疾首,讓人們看到了文物建築挪為經營性場所的無窮後患,當時各地整治不合理佔用古建築的決心不可謂不大。或許時間真得能抹平心中的傷痛。6年之後,悲劇重演。或許曾經的傷口再次撕裂才會痛得更徹底、痛得更長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ke2008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