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工作環境惡劣飽受血液病傷害
張艷:女、17歲,璧山縣正興白鶴1村6社人,1999年9月到台灣丁家鎮一皮鞋廠代工,工種是沾鞋底。上班不到一個月,面容蒼白,精神萎靡。同年11月,牙齦和鼻子開始出血,而且全身出現瘀斑。今年2月10日入住璧山縣人民醫院,經查患“再生障礙性貧血”。隨後緊急轉往重醫附一院血液專業治療,因無錢醫治,已出院回家。
鄭國芬:女、24歲,璧山縣大興鎮鹽井8社人,1999年8月進入璧山皮鞋皮一代工廠工作。今年2月全身乏力,大量流鼻血,月經不斷,發燒持續不退。 2月28日,入住重醫附一院血液專科,經查患“再生障礙性貧血”,現在該院住院。她告訴記者,當時與之同車間的伙伴大多患了“貧血病”。
周治海:男、36歲,璧山六塘鎮三台村7社人,有16年做皮鞋經歷,以前在鄉下做,三年前到璧山縣城一皮鞋廠做修楦、打梆、粘鞋底的工作。去年9月患病,到12月,病情越來越重,春節正月初五,頭昏無力,面無血色並脫髮,到重慶西南醫院,確診為白血病晚期,8天后死亡。
王長輝:女、39歲,璧山縣璧城鎮藕塘村4社人,1998年10月入璧山某廠沾台灣代工盒(用氯膠廠)。 1999年3月前後,身上出現瘀斑,四肢奇癢,頭昏無力,月經不斷,聞到膠水味就頭暈。 1999年5月住院治療,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 1999年10月醫治無效死亡,死時,全身佈滿瘀斑。
採訪本上還記錄了10多個女鞋批發工人的“貧血病”檔案,我們已不忍再列下去。
村民們都知道:做皮鞋很可能要得貧血病
周治海32歲的遺孀陳方秀,坐在去年才修好的新房前悲嚎,那是台灣代工丈夫16年拼命做皮鞋換來的家!她緊捏著他們的結婚證哭喊著:我寧願要人,不要這幢房!
周治海是璧山縣六塘鎮三台村7社村民,有人做了個調查,該村二社197人,其中有87人做皮鞋,有3名還是1 5歲的少年。儘管村里的人早就知道,做皮鞋可能要得“貧血病”,由於該村離城鎮偏遠,沒有別的掙錢手段,“不得不做皮鞋找點錢”。當然,他們也有“對策”:做個一年半載,遭不住了,就回家休息一段時間。而“遭不住遭得住”的標准通常是到醫院查血,“血只有3-5克了,就回家,”39歲的周治平說。
46歲的彭英和王長輝、汪德樹同時璧城鎮藕塘村四社村民,她是被王長輝的死嚇回家的。其實她去璧山某廠上班不過兩個月,就吃了200多塊錢的藥。每月500-600元的工資雖然對她們這些農村婦女來說很有誘惑力,但她還是毅然離開了工場。她說:“在裡面做起活來頭昏腦脹,渾身無力,一天要做10多個小時,經常有人做到做到就昏到了。廠裡有個貴州妹,好幾次做到中途就昏了,只好到空氣好點的地方去躺一陣又起來做。”
醫生說:因血液病來就診的90%是做皮鞋的
璧山縣人民醫院的醫生護士對做童鞋批發的來看血液病已是見慣不驚。據該院檢驗室彭主任介紹,這種情況1993年後逐年多起來,1994、1995年特別多,後來就診人數一直高居不下。該院檢驗室以前沒有做骨髓穿刺的項目,因就診血液病的人多了,1993年就增設了做骨髓的檢驗項目。 “目前每週最少都要做兩三例,很多是再生障礙型貧血,至於做一般血液常規檢查的就更多了,而且,90%都是做皮鞋的工人……”
該院住院部目前沒有專門的血液科病房,若有該類病人住院,就分住在內一、二、三科。 4月1日,我們分別走訪了該院的三個內科病房,得到的答案都是:來住院的很多,但一般住幾天,病情穩住了就走。內二科的一女護士告訴記者,張艷就是她送到重醫的,“惱火慘了,我們送到重醫後,接病人的來了就問,是不是璧山做皮鞋的?”
從患病的村民那裡,我們了解到璧山縣人民醫院門診部門的陳萬輝和主任王義醫這種病很“得行”。據王介紹,在他的記憶裡,單是找他就診的病人就有300多個,90%以上是做皮鞋的工人。這還只是他的病人,別的醫生加起來數目不小。他說,這叫做職業性的苯中毒,有貧血,有“再障”,最嚴重的是白血病。他從一個醫生的良知出發,認為應盡快找找原因解決這個問題。
工人們是在這樣的條件做工的
周治平說的一種情況更讓人心驚:由於璧山縣工商稅務收稅費是按機器和人頭算,有些老闆為了減少稅費就將工人們關在密閉的地下室或無窗的房間裡做工, “那滋味,沒有幾個人能做上幾個月。”
在璧山皮鞋城,招聘工人的招牌隨處可見。據介紹,這是因為工人們做幾個月或年把就得回家休息,工人的流動性很大,只好隨時招聘。由於璧山很多人都知道做皮鞋容易得貧血病,當地人稍有辦法的就不會來。就是來了,一般幾個月後就會離開。
發展經濟不能以生命做代價
據璧山縣去年公佈的數字,該縣1998年生產皮鞋的產值已達10億,年產製鞋工廠3300萬雙左右,皮鞋業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按公佈的日產量90萬雙計算,每天至少有2萬工人在從事皮鞋作業!
在周治海的家鄉採訪時,我們問陳方秀:丈夫死後找過廠方沒有?她睜大了眼搖著頭,旁邊的幾位村民竟然哄笑:“找哪個嘛,你各人找了錢的。 ”
發展經濟不能以勞工的生命安全為代價,換句話說,如果不保障職工的生存權益,反過來也將損害當地的經濟發展!
走進璧山鞋城和六塘鎮街口,一種讓人呼吸不暢的化學味刺鼻而來。挨次而掛的各種“皮鞋城”招牌讓人一下子就能感覺出這裡是皮鞋小廠集中之地。街兩邊大大小小的皮鞋廠,大多設在捲簾門內的幾個到數十個平方的房間裡。房間內大多沒有窗戶,工人們圍坐小桌旁工作,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地使用各種含苯成份很高的樹脂粘鞋底。好一點的廠,在使用噴漆時,用鼓風機往門外吹。由於街兩邊都是皮鞋廠,吹出的氣息就在街間迴盪,使整條街充滿了化學味。最難聞的是一種“760 AF處理水”,它用於沾鞋底,在六塘,一家皮鞋廠老闆正打開來用,我們頓時感到噁心想吐,趕緊逃離。
已患重度“再障”的汪德樹說,他們在某廠的工種是紙盒工,工資計件,糊紙盒是在幾間通風不好的房間裡,進屋一會就會頭昏腦脹。糊紙盒是用氯丁膠在鞋盒邊上刷上一層,再粘成一個盒子。由於是做計件,手腳快且身體好的工人一天要糊600個低盒,用完幾瓷缽氯丁膠。為了多找點錢,她和王長輝都常常從早上8點過乾到晚上9-10點。
恐怖是可以蔓延的,如果璧山縣不盡快採取措施,改善工人的工作條件,規範皮鞋廠的用工行為,一旦勞動力匱管,難保支柱產業再成“支柱”!=
按國家《勞動法》第54條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防護用品,對從事有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然而,令人憂慮的是,記者所到皮鞋廠,都沒有對“危害工人身體健康”的問題引起重視。更可悲的是,勞工們幾乎都還不明白,他們的勞動權益已受到了侵害。更沒有人想到,進廠做工須按規定和廠方簽定合同,以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
背景資料
苯中毒表現:苯為無色、透明、有芳香味的液體,揮發性強。苯主要用作溶劑和化工原料。橡膠、油漆、噴漆、製藥、合成纖維、染料、農藥、人造革生產等。
苯主要通過呼吸道及皮膚進入台灣代工人體,其毒作用急性時以麻醉為主,慢性時主要抑製造血系統。苯中毒表現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多由吸入大量高濃度苯蒸汽引起,由於苯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製作用而出現不同的症狀。
慢性中毒通常由吸入低濃度苯蒸汽引起,症狀可因工作環境,個體差異及對毒物的敏感程度以及性別、年齡等有所不同。一般症狀為眩暈、頭痛、乏力、記憶減退及出血,可能造成嚴重貧血以至死亡。
慢性苯中毒可引起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系統紊亂並影響造血系統,使血像和骨髓發生變化。同時,慢性苯中毒與白血病有密切關係。國外資料顯示,早在70年代,法國和意大利77例慢性苯中毒死亡病例,約半數死於再生性障礙貧血,其餘也與白血病有關。
預防苯中毒的措施
1?以無毒或低毒物質代替苯,以減輕毒物危害;
2?加強工作場地的通風;
3?合理使用防護用品,必要時使用防毒面具;
4?嚴格監測工作環境的苯蒸汽濃度,應控制在工業衛生容許濃度之下;
5?定期體檢。
《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使用單位的職責
第15條:使用單位對工作場所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產生的危害應定期進行檢測和評估,對檢測和評估結果應建立檔案。作業人員接觸的危險化學品濃度不得高於國家規定的標準;
第16條:使用單位應通過下列方法,消除、減少和控制工作場所危險化學品產生的危害;
(一)選用無毒或者低毒的化學替代品;
(二)選用可將危害消除和減少到最低程度的技術;
(三)採用能消除或者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離、密閉或通風等)
(四)採用能減少或消除危害的作業製度和作業時間;
(五)採取其它的勞動安全衛生措施。
- Sep 18 Fri 2009 16:05
代工工作環境惡劣飽受血液病傷害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